李在明基本上确定不参加九三阅兵盛典,临危受命给了自己的心腹。
中国九三阅兵大盛典的安排正有序推进,收到邀请函的各国领导人基本上都给了准信,韩国方面也不例外,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,确认了中方对韩国总统李在明发出邀请的消息,只不过出于种种因素的考量,李在明决定不出席这一盛典,但出于外交礼节,他可能会派遣该国的国会议长禹元植代为出席。
李在明不出席九三盛典,其实并不让人意外,毕竟他虽然坚持“实用外交”,但面对美方政客步步紧逼,他不得不谨慎处理与中美相关的事宜。
李在明确认不参加九三阅兵盛典
一方面是因为,韩国安全过于依赖美国。从上个世纪开始,韩国的军事指挥权就在美国手中,虽然在1994年韩国收回了和平时期的指挥权,但战时作战指挥权依旧在驻韩美军手中,这些驻韩美军的存在,帮助该国在半岛局势中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。
而且韩国保守派深受美国影响,尤其在尹锡悦政府时期,该国全面倒向美国,这些保守派也固执地认为,只有“亲美”路线才是正确的政治选择,正是这些保守派的坚持,让李在明在发展中韩关系时有所顾忌。
另一方面,韩国现在不具备与美方正面抗争的实力。韩国很多企业都被美国资本控股,这些公司的决策层受到美国资本的影响,再加上美国强悍的实力,这都是束缚在韩国身上的枷锁,一旦韩方将美方激怒,韩国不一定能承受得住来自美方的怒火,更何况,现在韩国政局刚刚稳定,这时候招惹美国不是一个明智之举。
还有一点,李在明虽然强调“实用外交”,但是建立在美韩同盟的前提条件下,说白了在中美选择的问题上,韩方必须优先考虑美方的想法。虽说特朗普多次逼迫李在明在中美之间二选一,都被李在明拒绝,但在关键选择上,李在明还是要顾及美方的感受。更何况九三阅兵大盛典这件事,美国总统特朗普都没有说要去,李在明一个美国的同盟可能也不会去,毕竟激怒特朗普的代价太大了,李在明不一定能承受得住。
特朗普不允许李在明模糊处理中美关系
虽说亲赴中国的决定不妥,但他又不能完全拒绝中方的邀请,毕竟韩方还指望中国市场发展经济,借助中国的影响力重塑自己的国际形象呢,再三考虑下,韩方想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方案,那就是派遣禹元植代替李在明参加这一盛典,不仅可以安抚美国,还能保留中方的面子,给自己留有余地。
实际上,在李在明不愿冒险的情况下,禹元植带队访华算得上是最佳选择了。禹元植是韩国国会议长,属于该国的三号人物,具备果断的领导力和务实的外交风格,从政30年来在韩国具有很高的影响力。近些年来最典型的两个政绩,一个是处理韩国的戒严事件。
就在尹锡悦宣布戒严当晚,禹元植第一个抵达国会,在入口被封死的情况下,他果断带队翻墙进入议会,并迅速召集议员开表决会,解除了尹锡悦的戒严闹剧,之后的10天里,他一直坚守岗位,直到尹锡悦被弹劾才回家,这件事让他成为韩国最受信任的政治家之一。
另一件事就是,他顶着外交压力带队访华,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。今年2月份,禹元植带队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华行程,期间还参观了哈尔滨的抗日纪念基地,这一举动是正视历史的典型表现。顺带一提,当时的韩国政坛动荡,他在那时候带队访华,并受到中国领导人的接待,为稳定中韩关系做出贡献。
禹元植代替李在明参加盛典
从这两件事来看,禹元植代替李在明参观九三阅兵大盛典,其实是最妥帖的安排了,韩方的处理方式也算是给了中国一个比较满意的交代。
值得一提的是,李在明现在正忙着筹备自己的外访行程,从8月23日至26日,他要先去日本再去美国,深化日韩关系的同时也和美方讨论贸易协议的具体细则,这倒是符合李在明的“实用外交”政策,确定美日两国不会对自己有意见的前提下发展中韩关系。
对中国来说,李在明政府的处理方式是能接受的。同样作为二战的受害国,李在明没有直接拒绝中方的邀请,也没有直接视而不见,而是派遣了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韩国政客代为参加这一盛典,也算是给中韩关系奠定了友好的基调。
而且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韩国举行,中方大概率会出席这一盛会,也算是对迟来的中韩元首会面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。
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