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甄嬛传》中,浣碧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角色。她的身上集合了太多让人矛盾的特质,有人批评她自大、目中无人;也有人认为她心机深沉,曾背叛过甄嬛;更有观众觉得她做事过于狠心,让无辜的采蘋进宫,最终也只是成为皇权斗争中的一个牺牲品。再者,她对果郡王的执着也让不少人不以为然,明明知道他不爱自己,却依旧死心塌地追求,甚至在果郡王死后,她依然选择了以死殉情。
不过,我个人从来没有讨厌过浣碧。她那张俊俏的脸庞、标准优美的行礼姿态,还有她在逆境中依旧保持的乐观心态,都是我所欣赏的。最吸引我的是,浣碧身上始终有一种“高配感”,她从不因为身份低微而看轻自己。
记得安陵容第一次见到浣碧时,看到她衣着鲜艳,容貌不俗,便忍不住笑着问道:“这位是甄姐姐的姐妹吧?”这话其实也反映了甄父对浣碧的关爱。浣碧的身世其实并不简单,她是甄嬛父亲的私生女,而浣碧的母亲又出身罪臣之家。甄父的愧疚一直没有机会表达,他就用对浣碧的照顾来弥补这个遗憾。
浣碧并不缺乏爱,正因为如此,她的心态始终保持阳光开朗。记得有一次,甄嬛与皇帝在屋中谈话,浣碧拿着荷花跑进屋,吸引了皇帝的注意。皇帝夸赞了她一番,但不久后又批评她穿绿衣配粉鞋太过俗气。浣碧伤心地跑了出去,这时,果郡王恰好看到,温柔地安慰她。
展开剩余63%而当甄嬛因流产被华妃罚跪时,皇上和皇后都不在宫中,浣碧想起了果郡王,去找他帮忙。当时,正是果郡王救了甄嬛。渐渐地,浣碧对果郡王产生了情感。很多观众看好甄嬛与果郡王的感情,却对浣碧抱有偏见。可事实上,最初是浣碧先喜欢上的果郡王,她又何错之有?
浣碧从不觉得自己配不上果郡王,哪怕她只是甄嬛的侍女,她曾一度想吸引皇上的注意。她看不起安陵容和余莺儿,甚至当甄嬛将安陵容送给她的浮光锦赐给她后,她立刻做成衣服穿上,并得意地向流朱询问:“我和安小主穿,谁更好看?”
后来,浣碧在曹琴默的离间下出卖了甄嬛的行踪,但甄嬛没有责怪她,而是与她心平气和地聊了聊,承诺会为她找一门好的婚事。浣碧得知甄嬛的心意后,感到愧疚、悔恼、但也充满感激。从那时起,她便对甄嬛死心塌地。当甄嬛被废出宫时,浣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跟随她一起出宫,尽管那时甄嬛完全没有回宫的希望。
当甄嬛给浣碧介绍果郡王的随从阿晋时,浣碧显得很不满,抱怨道:“难道我只是个侍女,就注定要嫁给王爷的随从吗?”而当甄嬛重新回到宫中,成为皇妃,果郡王从衣袖里掉出一张小像,浣碧在众人面前承认这正是她的,最终如愿嫁给了果郡王,虽为侧福晋,但她已心满意足。
果郡王去世后,浣碧心如死灰,对这个世界再无留恋,毅然决然地追随他而去。与甄嬛的冷静不同,浣碧在生死面前表现出了更为勇敢而坚决的爱。甄嬛明知果郡王的用意,却依然毫不犹豫地去关窗,而果郡王则替她调换了有毒的酒,自己却喝下毒酒死去,甄嬛则幸存下来。
有的人认为浣碧命运多舛,虽然不是小姐,却有小姐的病态。然而,浣碧原本就应该是小姐。她的容貌不输甄嬛,只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。当她在凌云峰看到甄嬛与果郡王谈论诗词时,她向甄嬛请教读书识字,展现了难得的自觉与自省。
浣碧身上的“高配感”注定让她与众不同,她的故事,也让人既心疼又敬佩。
发布于:山东省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